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欢迎您!

 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文章搜索

旅游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旅游管理学院>>正文

旅游管理学院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践于行,乡村调研筑梦新时代
2023-07-18 12:25 谢青玉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5日至17日,旅游管理学院“荣誉赤卉”赴内乡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了暑期“三下乡”集中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前期个人实践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谢青玉副教授的带领下,到南阳市内乡县,通过调研访谈、安全知识宣讲、学生功课辅导和慰问山区儿童等多种形式进行暑期“三下乡”集中实践活动。

勇担社会责任,乡村小学献爱心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为了帮助大学生们走近英雄,了解、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不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7月15日,“三下乡”实践团队首先走进南阳市雷锋学校——桃庄河小学。在桃庄河小学,大学生们在校长彭志颖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每到一处,大家都仔细地观察着里面的文物,认真地倾听着讲解,并不时地向彭校长提起关于雷锋的话题。通过校园参观,大家都感受到了浓郁的雷锋文化,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纷纷表示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勇担社会责任。

在桃庄河小学,大学生们还和桃溪镇中心学校王秀辉校长深入交流了乡村教育的困境和现状,通过交流大学生们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乡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有效解决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为乡村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大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走进留守儿童中间,同他们一对一地交流,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为他们辅导暑假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针对暑假是留守儿童安全隐患的多发期,大学生们还为桃庄河的留守儿童带来了自编自演的安全场景剧。最后,大学生们代表爱心企业向桃庄河小学的贫困儿童捐赠了书包、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文化体育用品,并和小学生们约定一起践行雷锋精神,志做“四有”新人。

走访桃庄河,调研乡村振兴新成就

7月16日上午,团队成员在指导教师谢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桃庄河村,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等问题。在桃庄河村,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乡村振兴以来家庭经济结构和环境的变化,深入万亩板栗基地和万亩大樱桃基地了解农游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最后大学生们走进桃庄河村办事大厅、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等乡村公共服务场所进行调研,并积极同村支部书记李占超就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据悉内乡县桃庄河村地处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为保一渠清水北送,桃庄河人发扬特别讲奉献的精神,2016年开始,关停了影响生态环境的村办企业,在充分利用自身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桃庄河村还创办了污水处理厂,目前有三个污水处理器,村民们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器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真正做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桃庄河村会计时玉伟告诉大学生们,下一步,桃庄河村将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的目标,以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山为景,以水为魂,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桃庄河。

走访红色基地,不忘初心跟党走

从1956年到1978年,4000多名桃庄河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风餐露宿,艰苦鏖战,历时22年建成一段长达15公里的盘山天渠,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吃水、灌溉难题,而且硬是在干河滩上建成了千亩米粮川,留下了“战天斗地、无中生有”的传奇故事和“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宝藏,被誉为南阳版“红旗渠”。1969年和1970年,时任桃庄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士兴,作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代表,分别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得到两位国家领导人肯定的“桃庄河精神”,成为赓续至今的红色血脉,感染带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接续奋斗新征程。

7月16日下午,大学生们分别到青年渡槽和桃庄河精神纪念馆参观学习。在青年渡槽前,大家凝视着渡槽上“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几个大字,感受到那段艰苦岁月中,党民一心,历尽千难万险完成奋斗目标的历史壮举,在场参观的大学生们肃然起敬,备受鼓舞。在桃庄河精神纪念馆,一张张历史老照片、一件件简陋的生产工具、一个个平凡又感人的故事,老一辈桃庄河人民热血沸腾劈山造田的画面跃然脑海。大家认真参观馆中陈列的展品,集体观看了桃庄河发展历史纪录片,全面了解桃庄河人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真切感受到桃庄河人民的伟大与艰辛,更加充分领悟到“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桃庄河精神的深刻内涵。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会上,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实际,交流了桃庄河精神的学习心得,纷纷表示将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振奋的精神砥砺奋进、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凝心聚力不忘初心跟党走,积极投身强国伟业。

7月17日上午,团队成员到内乡县吴垭石头村进行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吴垭石头村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河南省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吴垭村古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头建筑群93座,现存房屋200余间,传统建筑80%以上保存完好,村内现有农家50来户,是中国传统古民居群落的代表。在吴垭石头村,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提前印制好的宣传材料分别向古村落居民和参观游览的游客宣传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利用古村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向社会公众进行环境教育。最后,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加入吴垭石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实践站的新成员,并约定利用寒暑假到实践站进行定期志愿服务工作。

短短三天的集中活动结束了,可大学生志愿者们却说,我们的志愿活动才刚刚开始。正如志愿者靳浩在微信朋友圈里所说的那样,“志愿者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象征,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理解了奉献和使命的含义,我将更加努力,认真学习桃庄河精神,真正担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重任,投身强国伟业!”

上一条: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谢青玉到内乡县开展农文旅融合技术服务
下一条:我院教师受邀参加首届中国青年旅游学者三十人论坛
关闭窗口
外部链接:

地址:郑州市中牟青年西路38号 | 邮编:451450 |学校邮箱:hnnyzyxy1952@163.com | 联系电话:0371-67290666 62181764(学院办公室)   0371-62199001 62319666(招生就业处) | 传真:62172758

党委宣传部维护 公安备案号41012202000169    豫ICP备18045749号-1